“扯哈”難受?何不試試中醫中藥
最近湖南的天氣真是調皮,小伙伴們感受到了冰火兩重天啊,一出太陽秒入盛夏,短袖、裙子滿大街。不想睡一覺后……“我的媽呀!快把我的秋褲拿出來”,雖已立夏,可天氣并不穩定。
家住岳家橋的李大爺受涼“扯哈”,感覺特別難受,在家人的陪同下找到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心血管病、肺病科的蔡潤清副主任中醫師,要求給開幾副中藥。“扯哈”是什么呢?農村說的“扯哈”其實就是哮喘,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。其病因主要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有關。是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。易感者對各種激發因子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并可引起氣道縮窄。
典型的哮喘癥狀為:反復發作性的喘息、呼吸困難、胸悶或咳嗽等癥狀,常在夜間和(或)清晨發作、加劇,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。也有一部分表現不典型,如咳嗽變異性哮喘,主要表現為咳嗽,以干咳為主,另外一個是胸悶變異性哮喘,以胸悶癥狀為主,無咳嗽、呼吸困難、胸痛等癥狀。
哮喘的治療通常采取綜合治療,包括:1.避免接觸過敏原及其他觸發因素;2.規范化的藥物治療;3.免疫療法;4中醫中藥的治療;5.健康教育管理。其中中醫中藥治療在哮喘治療中具有重要地位。
中醫治療哮喘,采用辨證施治,有助于減輕哮喘發作的癥狀,緩解期治療可提高免疫力,增強體質減少發作次數,中藥湯劑對發作期有確定療效。根據哮喘多在夜間凌晨發病,內經指出:合夜至雞鳴,天之陰,陰中之陰也,在辯證基礎上,“益氣溫陽法”貫穿全程,并作為治療哮喘的一條重要指導原則。
當然我們還可以根據“經絡理論及內病外治理論”,可采用中藥穴位貼敷,常取“肺腧、脾腧、腎腧、定喘、天突”等,隨癥加減。如在辯證基礎上,大多數陽虛病人可采取“冬病夏治三伏貼”、“督灸”等中醫適宜技術,少數特殊體質病人(陰虛體質)也可采取“夏病冬治”。
平時還可服用我科“益氣溫陽護衛膏”以調護正氣,提高抗病能力,也可服用“玉屏風散、腎氣丸”等中成藥。
特別強調:中醫中藥的使用是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進行的。目前民間有不少所謂“祖傳”或“根治哮喘”的秘方和驗方,其中大多數加入了劑量不明的口服激素,盡管可有暫時的“療效”,但往往貽誤病情、引起激素依賴和嚴重的不良反應,應予以堅決抵制。
哮喘病人的飲食起居注意事項:
1.居室內禁放花、草、地毯等,不養貓狗等寵物;
2.忌食誘發哮喘的食物,如魚蝦等;
3.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、煙霧、灰塵和油煙等,戒煙;
4.避免精神緊張和劇烈運動;
5.避免受涼和上呼吸道感染;
6.尋找過敏原,避免接觸過敏原;
7. 加強體育鍛煉及深呼吸鍛煉(散步或慢跑、太極拳等)。
8. 飲食宜清淡溫熱,忌過冷過熱肥膩過咸過甜,宜少量多餐細嚼慢咽不宜過飽 ;
9.不喝冷飲及人工配制的含氣飲料,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產氣食物;
10.禁忌吸煙喝酒。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