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中風十大認識誤區
有一種病,它能在瞬間讓人失去生活的尊嚴:口眼歪斜,四肢麻木,甚至癱瘓在床……
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個人將在此生遭此截難;每2秒鐘就有一人得此病;每6秒鐘有1人因此病而去世;每6秒鐘有1人因“它”而永久致殘。
這就是腦中風。
下面,告訴大家腦中風防治中一些認識誤區:
誤區一:我不會得中風
很多人覺得,腦中風是老年病,我年輕,血壓也不高,平時生活很注意,每年都體檢,所以我肯定不會得中風。其實,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得中風,也不分性別。
誤區二:頸動脈篩查=腦中風篩查
腦中風篩查是一個綜合過程,腦血管、頸動脈等檢查只是其中一部分。是否發病還要看它具不具有危險因素:一是行為因素,最大的危險是吸煙;二是精神壓力;三是運動減少。疾病因素包括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等。
誤區三:腦血管檢查正常,就不會患腦血管病
腦血管病中,血管因素致使原因之一。有統計顯示,五分之一的腦血管病其實來自心臟。所以腦血管篩查正常,并不意味著不會患腦血管病。
誤區四:有些食物或者動作是防止中風的靈丹妙藥
有人說,他有防病絕招,吃特殊食物,每天用犀牛角梳子梳頭,天天運動等。有人說他每天在公園倒走1萬步,預防中風。還有的人每天都在吃納豆、卵磷脂、健身茶。
對于養生保健來說,有時候規律生活甚至超過科學本身。預防中風最有證據的運動就是快走,但運動也是要有限度。
誤區五:阿司匹林可以預防任何中風
醫生推薦的阿司匹林因人而異,不是任何人都能吃。相關研究指出,一是已經發生過心臟病的人,二是45歲以上的女性,三是有多重危險因素,未來發生心血管病風險高的人才適用。不過,下列人員最好不用阿司匹林:血壓很高不易控制的人;有出血性疾病的人;有腦出血家族史的人。
誤區六:藥物有毒,保健品更安全
保健品的安全性未接受科學評價,有確切療效的一定不是保健品。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,而放棄安全性更好的藥物,從而貽誤病情。
誤區七:我病情輕,不用住院治療
很多人得了中風,覺得癥狀很輕,不需要住院。其實,即便是小中風,預后也常常不如人意,死亡率和復發率都較高,因此出現小中風一定要重視。
從社會角度來講,短暫的和輕微的中風治療價值更大。小中風治好了就是正常人,不治療的話可能就變成真正的中風了。
誤區八:血壓高時服藥、血壓正常時就停藥
很多高血壓病人經過治療,血壓降到正常后就立即停藥,停藥后血壓又升高,再使用藥物降壓,這種間斷和無規律的治療,不但造成血壓較大的波動,而且加重了動脈硬化,增加了中風發生的危險。
誤區九:他汀類藥物只是降血脂,血脂達標后即停藥
他汀類藥物不僅僅是降脂藥,也是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藥物,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才能見效。因此,如果沒有其他禁忌癥,一般他汀類藥物應該長期服用。
誤區十:我病好了,不用吃藥了
中風的復發率很高。5年復發率是30%,1/3的人因為復發而再住院。做過ESSEN中風風險評分量表的患者,得分越高的人越要堅持吃藥。中風后即使肢體康復了,血管也不一定好轉,應該堅持服藥。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