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二十四節氣】大雪——大者盛也 至此而雪盛也
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
醞釀著一個銀色的夢
是一個滴水成冰呵氣成霜的季節
冬天的美是安靜而神秘的
......
節氣由來
“大雪”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,每年的12月7日,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,標志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;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。《三禮義宗》記載:“大雪為節者,行于小雪為大雪。時雪轉甚,故以大雪名節。”
節氣養生七宜
宜保暖:冬屬陰,以固護陰精為本,宜少泄津液。故冬“去寒就溫”,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。但不可暴暖,尤忌厚衣重裘,向火醉酒,烘烤腹背,暴暖大汗。
宜健腳: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,襪子勤洗勤換,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,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。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,活動雙腳。
宜多飲:冬季應適當增加飲水量,氣候干燥,烤火及使用電熱毯等,都會導致失水。冬季飲水還應主動,切莫感到口渴時再喝。研究表明,冬季人體只要損耗5%,水分未及時補充,皮膚就會皺縮,肌肉也會變得軟弱無力,休內代謝產物滯留,會感到寒冷、疲勞、煩躁、頭痛、頭暈和乏力,甚至還會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。
宜調神:冬天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。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,如慢跑、跳舞、滑冰、打球等,都是消除冬季煩悶,保養精神的良藥。
宜通風: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,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,以清潔空氣,健腦提神。
宜粥養: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。營養專家提倡,晨起服熱粥,晚餐宜節食,以養胃氣。特別是羊肉粥、糯米紅棗百合粥、八寶粥、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。
宜早睡:冬日陽氣肅殺,夜間尤甚,要“早臥遲起”。早睡以養陽氣,遲起以固陰精。
大雪飲食養生
大雪是“進補”的好時節,素有“冬天進補,開春打虎”的說法。大雪食補以補陽為主,陰虛之人應以防燥護陰、滋腎潤肺為主,可食用柔軟甘潤的食物;陽虛之人應食用溫熱、 熟軟的食物。
羊肉:驅寒滋補,益氣補虛,促進血液循環,增強御寒能力。冬天食用羊肉進補,可以和山藥、枸杞等“混搭”,營養更豐富。
鴨肉:滋陰生津、養胃補虛、補血利水的作用,特別適合秋冬易燥的人食用。
白蘿卜:俗話說“ 冬吃蘿卜夏吃姜”,中醫認為,白蘿卜可“利五臟、令人白凈肌肉”。白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。維生素C為抗氧化劑,能抑制黑色素合成,阻止脂肪氧化,防止脂褐質沉積。因此,常食白蘿卜可使皮膚白凈細膩。
大白菜:白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,不但能起到潤腸、促進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腸胃蠕動,促進大便排泄,幫助消化的功能。對預防腸癌有良好作用。秋冬季節空氣特別干燥,寒風對人的皮膚傷害極大。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、維生素 e,多吃白菜,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效果。
板栗: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,對高血壓、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,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。
山藥:秋冬季節寒冷干燥,對肺部和喉嚨的傷害大,而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,具有潤滑滋潤的作用,益肺止咳,很適合這個季節吃。同時,山藥還能改善人體消化功能,增強體質,改善皮膚的滋潤感和色澤。對想減肥瘦身的朋友們而言,它更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。
蓮藕:由于冬季天氣干燥、飲食過熱常造成人體燥熱上火,中醫認為,生藕性寒,有清熱除煩之功,煮熟后由涼變溫,有養胃滋陰、健脾益氣的功效。蓮藕與蕓豆熬湯,可改善睡眠質量,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,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。
養生膳食
蓮藕白蘿卜絲餅
用料:主料:白蘿卜一根、豬肉200克、蓮藕一段、糙米粉80克、燕麥粉80克;輔料:香蔥一小把、大蔥一段、生姜一塊、油6克、黑胡椒粉1克、生抽10克、鹽4克、香油5克。
做法:準備好原材料;豬肉剁成肉末、香蔥、大蔥、生姜切成末、白蘿卜用刨絲器刨成絲,然后鍋里水燒開,放入蘿卜絲再次煮開后撈出。白蘿卜絲撈出,加入肉末、香蔥末、大蔥末、生姜末,將蓮藕也用刨絲器刨成絲加入。(蓮藕刨絲的時候斜著刨,這樣刨出來的絲很短小,比直接切丁更方便和均勻)。加入糙米粉、燕麥粉拌勻,加入適量生抽、少許黑胡椒粉、適量鹽和香油,拌勻。(另外加一個雞蛋打入里面也不錯哦)。手上抹點油,做成圓餅狀。電餅鐺刷上適量油,放入餅煎到兩面黃即可。如果不需控油的,可以煎一會后在餅上再刷上少許油,煎得皮焦黃焦黃的。
功效:潤肺生津,健脾消食。
“大雪飲食養生”內容來源:“《保健文匯》,2019,01:”
圖片 | 來源網絡
文字 | 周敏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